凯发地址首页app的技术支持-凯发地址首页app


昵称: 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设计院 来源: 时间:2019-01-14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研究有限公司:
在研读贵院主编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时遇到若干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故向贵院发此邮件以请教,恳请贵院指点迷津。
   1、在公路项目中,道路用地范围在上述规范p30中有明确规定,但桥梁和隧道的用地只是一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带过,请问如何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桥梁和隧道的用地范围?一般项目中桥梁和隧道的用地范围怎么取(特别是隧道)?
   2、在上述规范7.4.1节中,有描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的直线同小于表7.4.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径相连接处,应设置回旋线。”那么,当圆曲线半径大到一定程度时,上述等级公路的直线与圆曲线径相连接处是否可以不设缓和曲线,如果可以的话,不同速度下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分别是多少?表7.4.1中不同速度对应的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是否即为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
   3、在上述规范表7.5.1中,一般地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最大超高值为8%或10%,二、三、四级公路的最大超高值为8%,在应用中依据该表根据公路环境条件和等级选定最大超高后,再根据设计速度和圆曲线半径查条文说明部分中的表7-1,即可确定该圆曲线应选取的超高值,但在查表7-1时发现,一般情况下的最大超高值除了有10%、8%外,还有6%、4%、2%的最大超高,那么,该部分(6%、4%、2%)最大超高在何种情况下选取呢?

你好!对您来信咨询的问题回复如下:
  1、关于桥梁、隧道位置的用地范围,规范这样规定的目的是由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具体桥梁和隧道的实际地形等情况,从保障桥隧长期结构安全与稳定等角度,自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用地范围的。对于实际工程中,桥梁、隧道位置的用地范围的一般做法,你在公路通行时一般都是可以直观观察得到的。桥头收缩到桥面的宽度,隧道口收缩成一圈,具体根据隧道洞门型式、隧道洞门上部排水和结构稳定等需要有所变化。
  2、尽管从理论上不设置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和不设置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应该是不同的。但是,由于其实际影响不大,加之cad设计手段等的改进使得敷设缓和曲线不再受到限制,因此,现在习惯上的做法就是按照不设置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来考虑是否设置缓和曲线了。
  在具体设计中,我个人认为就按照不设置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控制是否设置缓和曲线进行掌握,应该是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的。但两个同向的圆曲线半径均大于不设置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时,两个圆曲线之间就可以直接以径向连接了。
  3、在表7.5.1条中,明确推荐城镇区域的公路,因为设计速度较低、且存在非机动车等同行的需求,因此,推荐最大超高值可以采用4%。那么,对于一些设计速度40km/h或者更低的公路路段,最大超值如果因为处于城镇路段,非机动车混行时,也是可能存在选择最大超高值采用2%的情况的。规范条文说明中的表7.1只是不同情况的参考超高取值吧。

昵称: 单位:中交一公院生产分院 来源: 时间:2019-01-03

郭总,你好,我是咱们中交一公院生产分院的设计人员,近期在看2017版路线规范的时候,有一点疑问想咨询您一下,望答复。具体疑问如下:

   2017版路线规范11.3.2条第二款中的第7小条规定:7)环形匝道采用单车道匝道,其设计通行能力为800~1000pcu/h。

针对上述规定,其中”环形匝道“具体有没有具体定义?

   在执行中,一般单喇叭形互通的环圈匝道或苜蓿叶互通的环圈可确定为环形匝道,但针对一般的半定向迂回式匝道其半径较小时,具体见下图情况,是否可记为环形匝道范围?


图中黑色匝道最小半径为55m,因为匝道长度大于500m,在横断面类型上选择上不能确定,请问这种情况算是环形匝道吗?

  同时类似上述情况,这种迂回式匝道在半径为多少或者转向超过多少度时可定义为环形匝道呢? 规范编写组对环形匝道有没有给出具体说明?

上述疑问查阅相关资料没有找到合理解释,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空解答,谢谢!

你好!对于你来信中的半定向匝道(黑色线条表示的匝道)的情况,我认为应该按照环形匝道来处理,尤其是在匝道出现回头的区域内。
实际上,对于同类问题(例如回头曲线)一样,我个人的理解是:应该从行车角度出发去考虑处理同类问题。规范没有(实际上是无法)对环形匝道和回头曲线等进行非常精确性质的定义,因为实际工程情况千变万化。但是,我认为我们在设计和应用中,应该从这些条文规定提出的初衷、出发点和影响等角度上去考虑,进行处理。如果实际行车效果(包括设计速度、驾驶操作过程等)与环形匝道相同,那么,就应该按照环形匝道来对待。
相关回复意见,您可以在纬地凯发地址首页app的技术支持网站内使用回头曲线等关键字进行检索,浏览相关回复内容。
昵称:qingfeng 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西安市雁塔区公园南路中铁一院科技园 时间:2018-12-17

您好!我想咨询下关于不同路基宽度过渡段设置位置的问题,常规设计不同路基宽度间的过渡设置在直线段,请问能否将过渡段设置在圆曲线或缓和曲线上。

你好,从软件操作的角度讲,过渡段设置于曲线段没有任何问题。从工程的角度讲,建议结合项目等级、技术指标、地形条件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确定吧。
昵称:马工 单位:成都某设计院 来源: 时间:2018-12-10

想问下   如何在总体图中标注挡墙呢   有没有标注模板呢    用模板标注是怎么一个流程呢   麻烦介绍下            

你好,建议认真阅读以下博文:

 

昵称:jj 单位:湖南省院 来源:湖南长沙 时间:2018-11-24

郭总,您好,我是湖南院贾工,前些次有几个问题得到您很好的凯发地址首页app的技术支持,非常感谢,今天又有问题需要麻烦,请您指导。

问题:关于互通立交入口端与隧道间距过小,在没有其他办法解决的情况下时,必须在隧道全长范围内加辅助车道,出隧道后在将辅助车道渐变为正常车道的路基宽度。但隧道太长(4-5km),隧道内全加宽,工程造价很高。可否采取在进入隧道内时,按与路基同宽的隧道建筑界限,然后在隧道内行驶一定安全距离后,按互通的规定设置渐变段,变为正常车道数,此时该路段隧道内减少了一个车道,这样处理是否可行?如果基本可行,是否存在什么安全隐患,需要采取什么安全处理措施?不知在隧道内是否可以减少车道数,有合理的理论依据没有?如果不行的话?可以麻烦您给我一些处理这样问题的建议吗?谢谢您

你好! 我个人认为,如果确实受到工程建设条件制约,在隧道内增减车道应该是可以的,尤其是在隧道外路基断面与隧道内同宽时(“同宽意味着内外的右侧硬路肩等宽度都是一致的)。

1、在我印象中,目前公路技术标准规范,并没有针对隧道内车道数增减变化的专门要求。从执行标准规范的角度,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思路,隧道内进行车道数增加应该是允许的。

2、但由于隧道内与普通路基段的行车环境毕竟是不同的,隧道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车环境,加之火灾、应急救援等问题,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普遍认为应尽量避免在隧道内出现行车轨迹的等变化,减少因为行程轨迹变化引起的其他可能的问题。

3、结合以上两点,如果隧道内车道数增加,必须做好完善的交通工程和安全设施设计,做好隧道内运营阶段的交通组织和管理;做好提前、充分提示和警告驾驶员车道数变化等。建议同时基于模拟驾驶等方式,对隧道内车道数变化可能引起的其他问题,通过众多驾驶员参与实验进行确认、修改、完善。

4、概括起来,我认为在隧道设置全款右侧硬路肩(3.0米)的前提下,缩减一个车道是可行的。但必须做好配套的交通工程设计,保障运营期的交通组织管理,包括确保右侧硬路肩畅通。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认识和意见,不代表标准规范修订组,仅供参考!

昵称: 单位:湖南省院 来源:长沙市 时间:2018-11-30

郭总,前些天麻烦你指教的:关于互通与隧道间距太近的凯发地址首页app的解决方案或办法,不知您是否有了什么意见没有,谢谢您,急盼您的指导。

你好!已经回复了。
昵称: 单位:湖北彩云路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18-11-22

郭总,您好。我是湖北彩云路桥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的路线设计人员。

关于路线规范9.5.2条平纵配合,提出了平包竖,但是对于同向或者反向平曲线中间夹的直线段上,设置的竖曲线能否伸到直线两端的缓和曲线中。如附图中的那样。

你好!关于平包竖等设计原则,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规范提出平包竖等设计原则,主要是从避免各类不良线形组合的角度;这些结合实际工程设计经验总结的设计原则、要求等,非常实用,主要适用于低等级公路等指标环境;与平包竖相关的线形组合设计原则,在规范条文的程度用语中多数采用“宜”,即推荐性采用的规定吧。

2、因此,我个人的理解是,对于此类推荐性条文规定,一般有条件时尽量满足,这样线形连续性更好,视距条件更好。但是,如果确实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时,若不能满足时,建议以对应公路等级、速度所应满足的视距指标,作为检查检验条件。我认为满足对应的视距条件时,也可以不强求平包竖要求的。

以上个人认识和理解,仅供参考。

昵称: 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来源: 时间:2018-11-22

郭总,您好想问下隧道设计规范里面,关于单向坡的问题,由于条件受限,隧道内设置了变坡点,这种可以理解成单向坡吗?具体形式在附件中。谢谢

路线设计规范中8.2.5中,“3 隧道内的纵坡已设置单向坡;地下水发育的隧道及特长、长隧道宜采用人字坡


由于条件受限,这种形式允许吗?算是单向坡吗?

你好!

1、根据你发送的图示,我认为这种情况应该按照单向坡对待吧。因为不仅前后两个较长距离的单坡的坡度很小,而且中间插入的短坡段与前后之间的坡差也很小。

2、该条文的正确原文是“隧道内的纵坡宜设置成单向坡......”,按照程度用语,该条文是推荐性的要求,可以视隧道设计、排水等具体条件论证采用的。

昵称:思宇 单位: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来源: 时间:2018-11-19

郭老师:

你好!想找您请教下关于分离式路基护栏设置的问题, 17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中第54页条文说明1:分离式路基段,护栏等级选取同路侧护栏的规定,而路侧护栏设计原则中路侧净区范围内有高速公路的路段120km/h设计速度时应设置ss级护栏,那么对向车道是否应该视为路侧净区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呢?如果视为,那么就应设ss级护栏,那么在中分带2米时设a级护栏足矣,变为分离式路基,哪怕左右线距离为2.1米,则设ss级护栏,有悖常理;如果对向车道不视为路侧净区范围内的高速公路,那么左右侧路基存在高差时,高的一侧路基有冲向低的一侧路基的可能,此时情况与路侧有并行的高速公路情况一致,该如何考虑呢?希望郭老师能为我解惑。                 

你好!关于您咨询的问题,建议还是咨询该规范的编制单位和负责解释说明的人员吧。我不是非常掌握,恐怕解释不啦。抱歉!

昵称: 单位:某设计单位 来源: 时间:2018-11-19

您好,路线设计规范条例说明中9.2.4第2条要求曲率半径应从r1到r2的回旋线(r1为大圆,r2为小圆),是否可理解为:

1、先设定大圆曲线的半径、前或后缓和曲线长度(大圆只有1侧有回旋线);

2、再设定小圆曲线的前后缓和曲线长度(两侧均有回旋线),卵型曲线时与大圆相接的缓和曲线的曲率半径变化应是从r1->r2;即在维地路线设计时需把与大圆相接的回旋线的曲率半径9999改为大圆半径值即可。

你好!

1、在纬地软件中,采用交点法设置卵形曲线时,两圆曲线之间的缓和曲线(不完整的缓和曲线),既可以挂在大圆上,也可以挂在小圆上的,不论按照桩号方向哪个在前面或哪个在后面。总体上,你描述的处理方式是可以的。

2、但是如果你采用纬地软件中的智能布线功能时,就无需考虑中间缓和曲线问题了,也不需要特别考虑中间缓和曲线的半径过渡问题的。软件会自动根据前后圆曲线设置缓和曲线过渡的。我们强调推荐您练习采用智能布线功能,进行各等级公路的复杂平面线形设计,效率会大大不同的。当然,采用智能布线完成平面线形设计之后,软件会自动推算得到交点形式的直线曲线转角表的。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三维数字化、协同化cad凯发地址首页app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