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地址首页app的技术支持-凯发地址首页app

昵称:奋斗   单位:个人用户   来源:地址:太原科技大学172邮编:03002...   时间:2013-09-09
感谢老师您的解答! 老师已经明确的给我讲解了回头曲线的设置条件,但我想知道回头曲线的如何判定,譬如说:设计速度为30,半径100(规范上最小30),转角180,这个应该算是回头曲线了吧?那么就该套用规范衡量它是否满足其它指标,譬如说最大纵坡,回头间距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迷惑不解!
你好! 今天已经安排技术工程师和你做了具体的沟通交流。对于回头曲线的定义在前面已经做了说明,不能单纯根据回头曲线的线形指标和设计速度来做判断的,例如布线时在路线前进方向会经过山嘴或是侧谷,这样也可能形成转角大于180的曲线,这样的曲线一般不会作为回头曲线来套用指标。回头曲线一般是同一坡面上进行折返以延长路线抬升高度,回头曲线一般是成组出现的,所以才会有回头曲线间距一说。
昵称:奋斗   单位:个人用户   来源:地址:太原科技大学172邮编:03002...   时间:2013-09-08
老师您好: 请教您个问题: 上次您对我提出的关于回头曲线问题作出了解答,但我还有点困惑,按照回头曲线的定义,转角接近180或大于180的算是回头曲线,我理解了一下规范上说明,只有主线设计速度40的时候才能采用回头曲线的指标,我想问老师,是不是转角超过180的都算是回头曲线,无论半径多大?而且要用回头曲线的指标衡量它是否符合规范,譬如说回头曲线间距等。大转角的曲线是否要一定设置虚交点?麻烦老师为我解答!
你好! 回头曲线一般主要用于三级、四级公路,处于山岭重丘区的二级公路以及互通式立交匝道,当地形受限时,也可采用回头曲线展线方式增长控制点间的路线长度,减缓平均纵坡。回头曲线的设计速度一般按照40、30、20进行设计,这是设置回头曲线的前提条件,而前述转角接近或大于180度是针对回头曲线的线形特点来说的,设置回头曲线首先需满足规范要求的适用范围,譬如你在一级公路线形中设置了转角大于180度的回头曲线就是不符合设计规范的,是不允许设置的。 对于大转角曲线是否设置虚交,这个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于山区地形复杂区域、交点延伸较远的大转角曲线,为了方便测设放样,一般会采用敷设虚交点而对实交点不进行测设。
昵称:奋斗   单位:个人用户   来源:地址:太原科技大学172邮编:03002...   时间:2013-08-17
老师您好: 请教您个问题:旧路改建,一开始利用一段旧路,然后从某一桩号分开,去往不同的终点,这种情况,在分开的位置,应该按照主线分流设计那还是按照平交设计那?如果按照平交设计,那么按照规范,交角还要大于70度,老师您有什么看法那?我很困惑!
你好! 根据你所属的情况,公路技术等级应该是二、三、四级公路。对于二三四级公路其分叉位置可采用多种起始方式。至于具体采用哪种起始方式,则主要取决于交叉位置的连接方式。交叉位置一般是属于平面交叉的性质的。 1)如果分叉的各向路线技术等级相同的话,从安全和提高交叉位置通行条件角度,可以采用三岔路口的方式。即三岔各方向之间均采用直接连通的方式。这种方式平面交叉的范围较大、占地较多。 2)如果交叉的各方向路线技术等级有明显差异时,如:某两个路线方向为二级公路、另一方向路线为三级公路时,则一般把二级公路的两个方向按照直接较高指标的线形连接,另一方向可采用尽量垂直交叉的方式。 总之还是要根据实际交叉的公路等级、功能和交叉区域的位置条件等确定的。不能简单一概而论的。
昵称:tulip   单位:普洱公路设计院   来源:地址:云南普洱邮编:665000   时间:2013-08-07
你好,对于纬地自动拉坡的问题,本人有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1、按照规范要求任意连续3km的平均纵坡或高差大于某一个值来考虑平均纵坡,这个平均纵坡可以交给用户自行设定,比如5.5%。 2、应规范要求,程序坡度坡长自动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不大于3%的缓和纵坡,对于山岭重丘区很适用。 3、考虑平曲线和纵坡的平纵组合,也就是平包竖的原则。 没有这三条,这个自动拉坡就打了折扣了,特别是前面两条,对于山区道路不能直接应用程序的结果。
你好!感谢你提出具体的软件功能需求和建议给我们! 1、对于公路/铁路等工程自动优化设计,无论是对于路线平面选线、还是纵断面拉坡,一直是路线设计者和相关优化技术研究者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而正是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且不同的项目众多因素优先排序不同,加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于没有理论上的“最优化方案”。如果当我们在方案优化中加入环保、安全等因素之后,更是让研究者挠头啊!所以,尽管相关研究较多较早,但是能够成熟应用的优化技术却鲜有应用。 2、为了解决复杂和长大路线纵坡设计工作量大、方案必选优化难度大、费时费力等问题,我们进行了很多和长期的探索,在不断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推出了“纵断面自动拉坡和优化设计功能”。但是,请注意该功能的应用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的。尽管该功能已经考虑了常规纵坡设计中的主要和控制性因素,但是显然不能兼顾所有可能存在的因素的。 3、我们开发和推出该功能的目标,并不期望完全由软件自动设计一条完美的、最优化的纵断面设计成果!因为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希望的是,由系统自动为设计者确定一条或几条可供进一步参考和人工修改优化的初步设计方案(或者一个参考方案)。但是,这一初步方案却已经满足了所有需要严格控制的高程点位、完全满足了对应技术标准的最大、最小指标、基本满足了平包竖、工程量相对最小等条件和设计原则。有了这个初步方案,用户在其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判断,进行一定的修改和优化,可以很快完成最终的设计成果任务。 我们在一些山区公路项目中进行了测试和应用,提供设计效率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尤其是对山区路线起伏较大的项目。如越岭线公路,最高点垭口位置的挖方深度每变化1米,则会影响到两侧上下山方向的非常大范围的路线纵坡变化。人工反复调整优化的难度很大、因为反复拉坡比较的工作量太大了。 4、纬地软件纵断面自动拉坡和优化设计功能,是在重点考虑一些因素的基础上,基于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开发的优化设计功能。该功能自动拉坡和优化,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包括因素排序): 1)通过或符合控制点位对设计高程的各类控制性要求(包括必须通过的点位、不高于点位、不低于的点位、起终点或局部指定的纵坡坡度等)。 2)填、挖方总量最小(填挖方工程量是按照用户指定的横断面基本参数(包括路基宽度、边沟宽度、填挖方边坡坡率)等简化进行横断面设计(戴帽子)之后的累计断面面积/体积来计算的。) 3)填、挖方数量相对平衡(同时考虑了土石方工程量的一些基本参数,包括:压实系数、利用方系数、借方和弃方系数等因素。) 4)最大限度满足“平包竖”的总体原则(当用户勾选“平纵组合选项”时); 5)满足与技术等级相对应的各项纵断面极限/一般最小指标要求(包括最小坡长、最大纵坡坡度、凹、凸竖曲线的一般和最小半径等)。 5、另外,该功能对于旧路纵断面的拟合的设计效率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对于高速公路的改扩建项目,由于纵坡长而缓、竖曲线长而大,把所有测得的旧路高程点展在cad界面中,人工逐点凭视觉拟合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人工拟合的精度也难以控制。 6、对于你提到的平均纵坡控制因素和设置缓和坡段等因素,目前我们还在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之中。以后在技术升级和更新中,会根据技术的成熟度逐渐加入发布的。 由于我们用户手册中对该功能的解释和说明较少,这里稍微多说了一些,以供你和其他广大用户参考。 再次感谢你的建议!
昵称:奋斗   单位:个人用户   来源:地址:太原科技大学172邮编:03002...   时间:2013-08-05
老师您好: 请教您个关于建筑界限的问题: 8.5宽的路基,行车道3.5*2,土路肩0.75*2。按照规范要求:二、三、四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那么每侧只有0.5的土路肩了,如果布设波形梁护栏(所需宽度0.75),那么总宽度就不够了。这样是不是就要拓宽路基了那?我觉得建筑界限对低等级道路的规定的不够明确,请老师给我讲解一下。
你好! 建筑限界的定义是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如你所说,规范规定二三四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即每侧还有0.5m的土路肩宽度是侧向宽度,是不能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所以波形护栏只能设置在土路肩0.25m宽度范围内,一般波形护栏的尺寸是可以在该宽度内完成布设的。
昵称:wangyu7168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公路勘测设计研究院   来源: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中区建设南路23邮编:...   时间:2013-07-12
你好: 我在使用纬地涵洞做明盖板涵时发现跨中弯矩的计算未计入汽车荷载冲击力,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2关于汽车荷载冲击力的规定是需要计的。明盖板涵生成铰缝钢筋时绘图比例调整无效,出图均为1:30,请与解决,谢谢。
你好! 明盖板涵在进行跨中弯矩计算时已经考虑了汽车荷载冲击力,冲击荷载系数为0.3;明盖板涵绞缝钢筋图绘图比例设置问题在以前旧版本程序中出现过,新版程序已经修复了该bug,请安装新版程序使用就好了。
昵称:奋斗   单位:个人用户   来源:地址:太原科技大学172邮编:03002...   时间:2013-07-12
老师您好: 公路上的回头曲线是怎么定义的啊?是不是必须在同一坡面上展线转交大于150度左右的才是,才能采用规范上的关于回头曲线的指标?而不在同一坡面上的展线的大于150度的曲线不是回头曲线那,不能采用规范上的关于回头曲线的指标?
你好! 规范上对于回头曲线的转角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当山区因地形地质条件限制,路线设计自然展线困难时所设置的回头形状的曲线称作回头曲线(圆曲线的圆心角接近于或大于180°),就可以套用回头曲线的技术指标。
昵称:tulip   单位:试用户   来源:地址:云南昆明邮编:650000   时间:2013-07-09
你好,纬地交通工程能否根据建立的数模结合规范的半径值能自行设置急弯标志和自动绘制标线?比如在半径小于60而且是暗弯的弯道地段设置急弯标志和实线标线。在半径大于于60而且是明弯的弯道地段不需要设置急弯标志但是设置虚线标线。能这样自动设计吗?谢谢。
你好!目前纬地交通工程在智能布设中有多种根据设计指标进行智能布设的功能,其中就包括你提及的急弯标志等的布设,系统可以根据规范规定自动布设急弯标志。 标线部分目前也正在增加多种自动布设功能,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发给我们参考,以便不断改进自动设计功能。谢谢!
昵称:奋斗   单位:个人用户   来源:地址:太原科技大学172邮编:03002...   时间:2013-07-10
老师您好: 请教您几个问题: 1、路线设计细则里,平纵搭配中,当圆曲线半径大于6000和竖曲线半径大于15000两个条件,是不是满足其中之一就可以不严格要求搭配了?当竖曲线不能严格放在平曲线曲中位置左右时,是不是只要变坡点不出圆曲线就好,而不宜将变坡点放在缓和曲线上?不设置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和竖曲线如何对应搭配? 2、基本型组合缓圆缓,按照规范设置最短缓和曲线,经计算不满足超高缓和长,两种方法:第一,调整缓和曲线长度以满足要求,但这样下来,有的时候圆曲线会很短,总体不协调;第二,不改变线型,直接修改数据,把缓和段深入圆曲线。我想问问老师您,您觉得哪种方法好?
你好! 1、我个人认为满足一个条件时(圆曲线半径大于6000和竖曲线半径大于15000的一个时),就可以不需要严格对应平竖曲线的一一对应了。平竖曲线的平包竖,我的理解的是竖曲线整个处于平曲线之内。上述平竖曲线严格对应对于低等级公路似乎更为重要,但是对于高速公路由于半径均很大,难以要求严格对应。平竖曲线搭配设计的目的避免一些不良的曲线组合的,而不良的曲线组合现在可以采用三维仿真模拟的手段和方法来准确检查和检验了。平竖曲线搭配是在不具备三维快速检查检验条件下,总结出来的避免不良线形组合问题的规律性的方法。 2、这一问题应该在低等级公路项目中会较多遇到。但是难以简单回答哪种方式更好吧,应该结合具体的路线条件来综合衡量选择。一般缓和曲线长度在满足最短和超高过度等需要的同时,还需要使得“缓圆缓”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比例的长度,圆曲线至少要满足圆曲线的最小长度要求。
昵称:奋斗   单位:个人用户   来源:地址:太原科技大学172邮编:03002...   时间:2013-06-15
您好: 请教您个问题: 1、设计向导最后一步超高加宽计算时,有的地方变成了红色,查看之后发现超高缓和段不够,软件要求85,可是实际上缓和曲线的长度已经是120了,为什么还是提示红色的?如果缓和曲线过短又不能改变线型,该如何调节? 2、公路设计超高加宽的渐变率是不是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不能大或者小啊?
你好! 1、系统在进行超高加宽计算时,可以自动根据计算所需过渡段长度确定过渡段位置及长度,即判断过渡段是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过渡还是局部范围内过渡。有关过渡段设置原理请参阅纬地系统教程第二章2.1后面的相关说明。不清楚你做的是什么等级的道路,你所说软件要求长度为85,即计算所需过渡段长度为85m,而你具体采用的过渡段长度是多少呢,有可能是过渡段是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过渡,导致超高渐变率小于1/330,系统也会提示为红色。 2、公路超高加宽的渐变率一般均应该按照规范规定的渐变率进行计算,但是计算结果过渡段长度可以按照5的倍数进行取整,这样实际取用的渐变率稍微会有变化,这种变化是规范允许的。
凯发地址首页app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总共57页 当前第 页
典型案例
下载升级
凯发地址首页app的技术支持

登录 是一种态度

网站地图